编者按:
疫情期间,我校第一时间启动线上教学,教师利用多种平台进行在线授课。为确保线上教学有序、高效进行,全体教师群策群力,按照教学计划稳步开展在线教学活动,努力实现在线教学质量与线下课堂等效。同时,学校也开展了线上课程教学质量督查,在此过程中也挖掘了一些优秀案例,现予以集中展示,供全校师生共同学习交流。本期带来教育科学学院罗婷老师的《学前政策法规》教学案例和线上教学经验分享——《创设“高参与度”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反思》。
教师介绍:
罗婷,女,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,讲师,研究方向:幼儿园语言教育、绘本赏析、早期阅读。荣获“贵州师范学院第五届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”文科组三等奖、“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”贵州省选拔赛校级比赛三等奖,“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”贵州省选拔赛校级比赛二等奖;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一项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一项。在《贵阳日报》教育版开设“‘绘’眼看教育” 专栏,发表绘本赏析及早期阅读相关文章共计二十余篇。
案例展示:
罗婷老师线上教学经验分享:
创设“高参与度”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反思
罗婷
学生的参与度是学习的核心,决定着学习的产出和成效。相比传统课程,网络课程拥有灵活性、便捷性等特有的优势。但是,在实际网络教学中,我们发现常常出现教师“唱独角戏”的情况,即教师抛出的问题,学生回答不积极或很难进行持续性深入的讨论。因此,如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课程的参与度,展开较为深入的研讨,这些都是网络课程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。本课程尝试利用“雨课堂+腾讯会议”的网络平台,通过“课前”、“课堂”、“课后”三个环节的设计,旨在提高学生的“行为参与”、“认知参与”和“情感参与”三者的高度参与。
学生课前的准备和对课程的期待决定着课堂中的参与度,教师应该支持和协助学生带着“问题”和做好“准备”进入课堂。具体而言,通过“雨课堂”制作并发布“预习课件”是一种有效的方式:“预习课件”的目的一方面是抛出课堂教学中重点问题,提供相应的案例和具体思考的问题,帮助学生做好课堂上的“认知参与”的准备。另一方面,“预习课件”还需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,让学生带着期待进入课堂。
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,灵活利用“雨课堂+腾讯会议”的互动工具,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。首先,在“雨课堂”浮窗里面,可以看见学生的“签到”情况统计,另外可以利用“随机点名”的工具,以保证学生最基本的“行为参与”。其次,对于文科课程,课堂的讨论问题更多的是基于课程知识建构的开放性问题,教师可以先通过开启“匿名弹幕”工具,创设轻松的氛围,让学生敢说、想说地畅所欲言,最后通过“弹幕”的“生成词云”的功能,将学生反馈信息“可视化”,以初步统计学生的观点,最后再通过“腾讯会议”的“连麦”功能,引导和支持学生对问题进行各自观点的论述。通过这样有层次、综合性使用互动工具,一方面 “发弹幕”是学生很喜欢的互动方式,提高了学生的“情感参与”,另一方面也助力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的“认知参与”。
课后,教师可以通过“雨课堂”生成的报告,进行反思与构建。在课堂报告的“课件数据”中可查阅学生点击“不懂”的课件,做好有针对性“答疑解惑”的准备。另外,还可以在课件最后插入慕课资源,提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自主拓展学习。
形式的改变其实也是理念的转变!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,进一步提高学生课程的参与度,厘清“高参与度”的概念、丰富其策略,这也是本课程需要持续思考和改善的方面。